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养殖资讯 » 正文

福建宁德推动海上养殖改革 促进可持续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6-20  浏览次数:86
核心提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宏炜朱彩云)福建宁德拥有超1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约占福建省三分之一。在这里,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田宏炜 朱彩云)福建宁德拥有超1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约占福建省三分之一。在这里,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宁德约60万人从事海上养殖相关工作。过去有一段时期,“靠海吃海”模式无序扩张,造成了海洋资源利用不当,海洋生态被破坏,养殖业难以持续发展,整治迫在眉睫。

  2018年,宁德市开始“清海行动”,拉开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大幕。宁德将全市海域划分为禁养、养殖和限养三个区,致力解决“哪里可以养、养什么、养多少、怎么养”的问题。又相继颁布实施政策条例,出台养殖设施升级改造实施方案、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产品质量控制准则等80多份文件,确保海上养殖高质量发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度可把。

  回忆起过去无序扩张时的海上养殖场景,从事渔业30多年的宋向国站在自家渔排上介绍,以前他所在这片海域全都是密密麻麻的渔排,水上交通困难,大型船只难以通行。在当地,以养殖大黄鱼的传统木质网箱为例,这种网箱因其抗台风能力弱、泡沫浮球易老化等问题,造成许多的白色污染。“到处都漂浮着白色泡沫”,宋向国说。

  为支持渔民进行产业升级,实现海洋绿色发展,宁德市通过财政资金补助,引导养殖户将传统网箱升级改造为环保塑胶网箱或深水抗风浪大网箱。同时,还将海带、龙须菜等藻类养殖使用的泡沫浮球更换为环保塑胶浮球,提升海上养殖设施硬件条件。据统计,宁德市累计投入资金45.48亿元,完成海上养殖区和限养区升级改造标准渔排55.75万口、深水大网箱3450口、贝藻类区域33.74万亩、清理泡沫浮球119万个。

  宋向国对“清海行动”和渔排升级改造赞不绝口。他说,以前用小网箱时栈道很窄,人走在上面干活容易掉进网箱。现在的栈道有2米多宽,在上面跑步都可以。网箱升级后,内部空间变大,同样的面积,鱼的产量也大大提升。

  此外,宋向国还在渔排上引入了智慧管理系统和光伏发电等设施。他现在可以利用5G网络控制管道给鱼喂饲料,通过摄像头查看网箱内大黄鱼的生长发育情况,“在渔排上,我们能一边照看鱼群,一边吹空调、泡茶。”

  好生态带来的好效益,是渔民最直接的感受。来自宁德霞浦县的陈文钗曾在“清海行动”前试养过生蚝,一直没能成功。在海水水质变好后,他发现生蚝能养殖了。如今400多亩的生蚝产值预计能达到2000万元左右。

  此外,针对鱼病寻医问诊难问题,宁德市建设了海上绿色养殖技术服务平台,构建岸上门诊、海上巡诊与远程诊疗相结合的鱼病防控服务网络,定期开展病害防控、药残检测、产地检疫及鱼病诊断服务。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严正声明 | 版权所有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铜梁区亿只野生动物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