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基地 (央广网发 邵磊 摄)
6月18日,在乌苏市八十四户乡沙梁子村村民吴玉龙的鸵鸟养殖基地内,不同成长阶段的鸵鸟被栏杆隔开,它们在各自的饲养区域内互不干扰,或悠闲散步,或三五成群觅食。据悉,现在吴玉龙通过互联网,带动周边乡镇村民70余户进行鸵鸟养殖,规模已达1200余只。除了鸵鸟,吴玉龙的合作社目前也在对金华两头乌、鸸鹋进行试养殖,均取得不错成果,合作社前景明朗。
乌苏市八十四户乡喜迎新丝路鸵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玉龙:“我们合作社的养殖户都在全疆各地,平时我们利用微信群进行鸵鸟养殖技术帮扶指导,养殖户从我们这里购买的种苗一年后我们会回收,这样算下来,一只鸵鸟可以挣一千元。”
检查鸵鸟的健康状况 (央广网发 邵磊 摄)
鸵鸟一身都是宝,自2015年起,吴玉龙就开启了他的特色养殖之路,打造了50余亩鸵鸟养殖基地,并给小鸵鸟盖起了标准化暖棚,引进保温设备,使得小鸵鸟的孵化成活率大大提高。
2021年,吴玉龙还经营起了鸵鸟产品专卖店,销售鸵鸟肉酱,鸵鸟油香皂、护手霜、面膜,鸵鸟皮具等20余种特色农副产品,打造鸵鸟产业链,充分发挥鸵鸟的经济价值,给养殖基地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喜迎新丝路鸵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玉龙接受采访 (央广网发 邵磊 摄)
目前吴玉龙已在塔城地区的乌苏市、沙湾市、奇台县、裕民县等地开设4家连锁店,每年产值130余万元,年收入达50万元。吴玉龙告诉记者,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养殖场今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扩建到了100亩地,今后要打造养殖旅游一体化,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吴玉龙说。
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