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养殖资讯 » 正文

我为乡村振兴出把力!贵大动科院助力德江县坳田村肉牛养殖提质增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0-21  浏览次数:860
核心提示:  近日,随着天气转凉,德江县平原镇坳田村的肉牛养殖产业进入冬季草料存储阶段,为调配发酵出更具营养价值的草料,贵州大学动物科学院的师生向当地
   近日,随着天气转凉,德江县平原镇坳田村的肉牛养殖产业进入冬季草料存储阶段,为调配发酵出更具营养价值的草料,贵州大学动物科学院的师生向当地提供了自主研发的发酵菌种,开展了120吨草料的青贮发酵工作。

  贵大与三峡集团合作开展“我为乡村振兴出把力”项目

  “一直以来,我们和坳田村都有合作,这次我们与三峡集团合作开展‘我为乡村振兴出把力’项目,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地肉牛产业中饲养的问题。”李平是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草地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草产品加工及微生物-牧草百作。

  据李平介绍,传统的草产品加工方向,只注重具体技术应用研究,忽略了其所涉及的农艺栽培措施、发酵微生态、动物营养转化方面。为此,他的团队一直在探索和挖掘新的研究方向。

  从去年5月开始,动物科学学院院长陈超带队长期在坳田村养牛示范园区开展青贮饲料菌种发酵及肉牛动物营养试验工作,积极探索酒糟饲料配比的新方法,进行了酒糟饲料化利用研究试验,解决了酒糟易发霉变质,肉牛饲喂配方不健全等问题。

  草料处理

  “饲喂酒糟的肉牛比不饲喂酒糟的肉牛节约了15%的玉米精料使用量,降低了20%的养殖成本,增加了农户肉牛养殖10%左右的经济收益。”动科院畜牧学博士研究生徐镀涵长期参与坳田村高效肉牛养殖项目。

  据悉,德江县平原镇坳田村是贵州省50个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之一,该县依托肉牛养殖基础,探索创建的以“种草养牛”为主的“小规模、大群体,分户养、集中销”的坳田肉牛养殖模式。

  作为坳田村的技术支持,近年来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专家学者多次到当地开展肉牛养殖技术服务、技术研究与推广,旨在补齐肉牛养殖在饲料、种源、养殖方式、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短板,打造具有科技含量、提质增效的新“坳田模式”。

  草料运输

  “校村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高效优质地把现代科学养殖技术送到群众身边,提高群众经济效益,助推乡村振兴。”李平说。

  接下来,该学院将利用在坳田村设立的肉牛养殖关键技术试验基地,持续在高产牧草的种植、饲料的调制加工、酒糟饲料的保存、肉牛的饲料配方、疾病的防控等各方面进行系列科研实验。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严正声明 | 版权所有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铜梁区亿只野生动物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