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养殖资讯 » 正文

湄潭:引进省外肉牛养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4-10  浏览次数:658
核心提示:  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湄潭县在坚持茶产业首位产业不动摇的同时,充分利用湄潭农村牧草丰富、气候适宜的特点,扎实推进省外引牛工作。通过省外引进
   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湄潭县在坚持茶产业首位产业不动摇的同时,充分利用湄潭农村牧草丰富、气候适宜的特点,扎实推进省外引牛工作。通过省外引进优质肉牛,实现扩群增量,充分发挥肉牛产业离农最近、联农最紧、带农有力的发展优势,为推进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子。今年一季度,全县从省外引牛1700余头。

  齐力推动促落实。湄潭县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统筹整合多方力量,用好用足省、市、县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广泛动员肉牛养殖场(户)补栏增栏,鼓励支持有意愿、有条件的农户从事肉牛养殖,齐力推动省外引牛工作落地落实。据悉,全县第一季度肉牛存栏17000余头、出栏2800余头。

  示范创建促引领。结合“清理烂畜圈,乡村增内涵”试点工作,湄潭充分运用“四个一批”中的修缮提升保留一批、新建改建利用一批等方式,在抄乐镇群丰村、沙塘村,石莲镇沿江村、黎明村,复兴镇高岩村示范创建了5个肉牛养殖小区,引领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大力降低肉牛养殖投入成本,助力肉牛产业节本增效,拓展群众增收渠道,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跟踪指导促服务。以“党旗红 兴三农”志愿服务、“农技锦囊”进基层志愿服务、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和农技人员蹲点服务为依托,按照“一镇一组”的包保方式,湄潭广大党员干部、农技人员到养殖场、到田间地头为民解疑惑、授农技、送服务,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保障。

  创新思路促转变。湄潭还积极倡导“小规模、大群体”整村推进、分户饲养的养殖发展模式,通过打造“牛超市”,统筹解决运输、调养、预防等环节的难点,积极推行集中式有偿托养、脱贫户订单式寄养或代养等养殖模式,鼓励脱贫户与养殖大户抱团发展、保底分红,逐步培育壮大肉牛养殖主体,持续巩固肉牛产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盛世农夫、众犇等企业产销优势,不断打通省内外供销渠道,有效解决“买牛难”“卖牛难”困境,实现“藏牛于户”的发展目标。截至目前,全县发展脱贫户(监测户)800余户养殖肉牛1500余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严正声明 | 版权所有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铜梁区亿只野生动物养殖场